开启全网商机
登录/注册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2301MA6PW4G24T | 建设单位法人:彭尹华 |
****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市 |
**省****市苍岭镇黄草村生物再生**片区内 |
****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建设项目 | 项目代码:**** |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0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含污水处理污泥)、建筑施工废弃物处置及综合利用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N7723-N7723-固体废物治理 |
建设地点: | **省****市 **市苍岭镇黄草村生物再生**片区内 |
经度:101.68247 纬度: 25.0231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2-09-05 |
楚市环许准〔2022〕12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2301MA6PW4G24T001V |
2024-03-26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4000 |
351.02 | 运营单位名称:**** |
****2301MA6PW4G24T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公司 |
****2301MA6PQBDB5R | 验收监测单位:******公司,******公司 |
****0108MA35L3U6XM,915********2261590 | 竣工时间:2024-03-30 |
2025-04-10 | 调试结束时间:2025-07-09 |
2025-07-23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5-08-20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www.****.com/gs/detail/2?id=50723xgrBA |
** | 实际建设情况:**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陶粒20万m3/a(8.6万吨/a陶粒) | 实际建设情况:生产陶粒20万m3/a(8.6万吨/a陶粒)。其中的2万m3成品破碎为小颗粒状外售(部分企业要求提供小颗粒状产品)。 |
总生产规模不变,其中的2万m3成品破碎为小颗粒状外售,因部分企业需求颗粒状的产品。根据本次验收核算,破碎和筛分环节粉尘采取旋风和布袋收尘措施治理后,外排粉尘增加量不超过环评核定量的10%,不属于重大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流程:来料接收、硅藻土和建筑垃圾预处理、混合搅拌、陈化、强制搅拌、制粒整形、预烘干、回转窑焙烧、产品自然冷却、筛分包装、成品堆场堆放。 | 实际建设情况:生产工艺流程包括:来料接收、硅藻土和建筑垃圾预处理、混合搅拌、陈化、强制搅拌(加入少量粉煤灰增加粘结性)、制粒整形、锅式整形、预烘干、回转窑焙烧、产品自然冷却、筛分包装、成品堆场堆放、少量成品对辊破碎。 |
变动包括:原料中添加了少量的粉煤灰;新增1套成品对辊破碎筛分设备;新增1台锅式整形设备。 项目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保证造粒的粒团的粘结性,于强制搅拌工序增加了少量粉煤灰,替代部分建筑弃土。添加后,废气污染因子不变,仍然为颗粒物,本项目原料量和生产规模不发生改变,不会增加整个焙烧回转窑污染物的排放量。新增1套成品对辊破碎筛分设备主要为满足部分市场客户小颗粒产品要求,对辊破碎筛分量不超过2万m3/a产品,该设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部分粉尘。企业将该工序置于原料预处理车间内,破碎和筛分粉尘由原料破碎收尘系统引风机引出后,进入原料破碎筛分系统旋风和布袋收尘设施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DA001外排。根据本次验收核算。新增颗粒物的排放量未超过环评核定排放颗粒物的10%,不属于重大变动。实际生产中,制粒后转鼓整形效果不理想,因此后端增设1套锅式整形保证粒径圆润,该过程粒料含水率较高,不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量。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1、废气:①原料破碎、搅拌过程粉尘:破碎系统下料口及皮带传输带进行封闭,引风机引入布袋收尘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DA001外排;②污泥仓及陈化车间产生的恶臭气体:设置负压抽风+****设备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DA002外排;③焙烧回转窑废气:沉降室+旋风除尘+布袋除尘+湿法脱硫除尘”+45m高排气筒(DA003)外排;④无组织排放废气:煤粉磨粉和输送环节设置集气设施+布袋收尘、车间厂房拦挡沉降、加强有组织废气的收集效率,雾炮和洒水车喷淋洒水。2、废水:①初期雨水:经64m3的收集池收集后作为车辆冲洗用水、抑尘用水;②污泥堆场淋滤水:经10m3的收集池收集后进入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作为抑尘用水;③车辆冲洗废水:经10m3的三级沉淀池沉淀后循环回用,定期将****处理站处理,保证冲洗水质;④脱硫废水:经40m3的三级沉淀池沉淀加碱后循环回用于脱硫工序;⑤生活污水:经2m3的隔油池、5m3的化粪池、10m3/d处理规模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进入15m3的**池,作为车辆冲洗补水和抑尘用水使用。共用1****处理站。3、噪声:选用低噪环保设备、厂房隔声,设置减震基础、减震垫,加强设备维护保养。4、固废:①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清运至****发电厂处理;②回转窑废气旋风和布袋收尘、脱硫渣、原料预处理废气治理设施布袋收尘,定期清理作为陶粒原料回收利用;③煤研磨工序布袋除尘灰作为燃料和煤粉一起进入回转窑;④污水处理站污泥定期清掏作为陶粒原料回收利用;⑤废机油、废UV灯管设置1间危废暂存间10m2,内设2只危废暂存桶,废机油和废UV灯管集中收集在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具有相关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4、土壤和地下水预防措施:①源头预防:建构筑物、施工材料等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和建设要求,****中专人监督管理,保证施工质量;②分区防渗: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建议采用混凝土+至少2mm厚的环氧树脂漆防渗处理,等效粘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一般防渗区:污泥仓、陈化车间、脱硫除尘废水三级沉淀循环水池、生活区化粪池、隔油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废水收集池体、车辆清洗区、车辆冲洗废水三级沉淀池、拌和区、初期雨水沟及初期雨水收集池。采用水泥硬化防渗处理。简单防渗区:其他区域采用混凝土简单硬化。③制定地下水应急预案和对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应急监测方案等。6、风险防范措施:①危废暂存间内设置事故应急池1个1m3;②****处理站一侧设置1个15m3的事故应急池,满足污水处理设故障期间的废水储存。7、生态:绿化面积192m2。 | 实际建设情况:1、废气:①原料破碎筛分、搅拌过程粉尘、成品筛分粉尘、成品对辊破碎筛分粉尘:输送皮带密闭;原料破碎机、成品对辊破碎机、雷蒙磨机密闭;各筛分机上方设置集气罩;各环节废气经引风机+风管引出进入1套旋风+布袋收尘设施处理,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②陈化车间恶臭气体:污泥堆场设置于陈化车间,内设负压引风+布袋收尘+UV光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DA002外排;③焙烧回转窑废气:引风机+“旋风除尘+布袋除尘+湿法脱硫除尘”设施处理后,经一根45m高排气筒外排,安装有在线监控设施1套(DA003);④无组织排放废气:煤粉磨粉和输送环节设置集气设施+布袋收尘。车间厂房拦挡沉降,加强有组织废气的收集效率,雾炮和洒水车喷淋洒水抑尘。二期建设的堆场要求物料堆放不得超过半墙。2、废水:①初期雨水:经5个总容积196.6m3的收集池收集后作为作为车辆冲洗用水、水膜脱硫补水使用;②污泥堆场淋滤水:实际污泥含水率较低,堆存期间不产生淋滤水,无需设置收集池;③车辆冲洗废水:经10m3的三级沉淀池沉淀后循环回用,定期将****处理站处理,保证冲洗水质;④脱硫废水:经40m3的三级沉淀池沉淀加碱后循环回用于脱硫工序;⑤生活污水:经油水分离器、5m3的化粪池、10m3/d处理规模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进入20m3的**池,作为车辆冲洗补水和抑尘用水使用,大门口区域2m3的化粪池和2m3的收集池,生活污水定期清****处理站,车辆冲洗废水和生活污水共用1****处理站。3、噪声:选用低噪环保设备、厂房隔声,设置减震基础、减震垫,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风机安装消声措施。4、固废:①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清运至****发电厂处理;②回转窑废气旋风和布袋收尘、脱硫渣、原料预处理废气治理设施布袋收尘,定期清理作为陶粒原料回收利用;③煤研磨工序布袋除尘灰作为燃料和煤粉一起进入回转窑;④污水处理站污泥定期清掏作为陶粒原料回收利用;⑤废机油、废UV灯管、废活性炭,设置1间危废暂存间5m2暂存,废机油设置有承接托盘避免泄漏外排,周边设置有泄漏收集沟和收集池,定期委托**义成****公司清运处置。5、土壤和地下水预防措施:①源头预防:施工过程中,企业各建构筑物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建设,建筑材料的采购均满足相应等级要求,设置监理单位保证施工质量。现厂区已建成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统、初期雨水收集池等,避免废水对外环境造成污染影响。②分区防渗: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已采用高强度的混凝土硬化+2mm厚的环氧树脂漆防渗处理,防渗系数K≤1×10-7cm/s。一般防渗区:陈化车间、污泥堆放点、生产车间采用沥青+高标号混凝土进行防渗,各类废水收集池、初期雨水收集池、**的原料储存车间、原料预处理车间等均已采用高标号的混凝土进行硬化防渗,污水处理站采用钢架结构并刷涂防渗防腐涂层,满足一般防渗要求。简单防渗区:办公楼、雨水沟、道路等采用混凝土简单防渗。企业已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生态环境局****分局备案,备案编号为532301-2025-019-L。预案中已针对地下水污染事件提出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应急监测方案、预防措施等,满足地下水污染防控要求。6、风险防范措施:①危废间设置有泄漏收集沟和收集池0.5m3,废机油置于托盘内,避免产生泄漏进入外环境。②****处理站一侧已设置1个24m3的事故应急池,满足污水处理设故障期间的废水储存。7、生态:绿化面积250m2。 |
1、初期雨水收集池由1个变为5个,容积由64m3变动为196.6m3,主要由于本次验收包括一期建设内容和二期厂房,因此收集池容积有所增加。根据厂区布置,统一收集具有一定难度,因此采用分区域布置,满足初期雨水收集要求。 2、环评中,原料破碎位于辅料仓,与混合搅拌、陈化车间合设于同一区域,后续厂区拿下二期用地后,在北侧**了1座原料硅藻土和建筑弃土的预处理车间,预处理原料、工艺、方式、规模均不变,污染物产生因子、产生环节、废气处置措施等均不发生改变,不新增污染物和排放量。 3、项目实际运营过程中,****处理厂干燥处理后才进入项目区,含水率较低,不产生淋滤废水,因此取消了淋滤废水收集池建设。 4、项目陈化车间废气治理系统新增1套布袋收尘,主要为去除废气中含有的少量颗粒物,保证后续UV光氧和活性炭吸附除臭效果。原料预处理废气治理系统新增1套旋风收尘,可进一步提高粉尘的去除效率。回转窑尾气治理设施由余热利用系统+沉降室+旋风除尘+布袋除尘+湿法脱硫除尘变动为余热利用系统+旋风除尘+二级布袋收尘设施+1套碱液喷淋塔,取消了沉降室,主要由于余热利用系统具备了沉降室功能,不在单独建设,且后端布袋为二级,增加了粉尘的去除效果,可保证废气达标排放。生活污水**池容积由15m3变动为20m3,事故应急池由15m3变动为24m3,容积较环评要求增加,满足相应收集要求。危废间面积由10m2变动为5m2,内部收集池容积由1m3减少为0.5m3。根据现场实际调查,危废间满足分区存放的要求;现有收集沟和收集池可满足2只废油桶泄漏期间的收集要求,且已经签订危废处置协议,定时清运,厂区内储存量有限,变动不影响实际危废的妥善暂存和泄漏废油的收集。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无 | 实际建设情况:二期建设内容纳入本次验收:根据本次验收调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增设了1个成品堆场、1个硅藻土堆场、1个建筑废土堆场,均为具备三面半墙围挡和顶棚的堆场,其堆放物料含水率较高,均属于二期建设内容。 |
二期建设内容为彩钢瓦大棚,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该建设内容无需进行环评,且主要为本项目附属的堆场设施,利于本项目更好的实现生产和环境保护,本次验收将其与一期项目一并进行验收。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19884.732 | 19884.732 | 0 | 0 | 19884.732 | 19884.732 | / |
0 | 1.98 | 43.89 | 0 | 0 | 1.98 | 1.98 | / |
0 | 12.751 | 69.152 | 0 | 0 | 12.751 | 12.751 | / |
0 | 4.678 | 13.17 | 0 | 0 | 4.678 | 4.678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1 | 初期雨水:64m3的收集池1个,收集后作为车辆冲洗用水、抑尘用水。 | 不外排,不执行标准。 | 初期雨水:经5个总容积196.6m3的收集池收集后作为车辆冲洗用水、水膜脱硫补水使用。 | 不外排,无需进行监测 | |
2 | 脱硫废水:经40m3的三级沉淀池沉淀加碱后循环回用于脱硫工序 | 废水不外排,不执行标准 | 脱硫废水:经40m3的三级沉淀池沉淀加碱后循环回用于脱硫工序 | 不外排,无需进行监测 | |
3 | 车辆冲洗废水:经10m3的三级沉淀池沉淀后循环回用,定期将****处理站处理,保证冲洗水质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车辆冲洗水质标准 | 车辆冲洗废水:经10m3的三级沉淀池沉淀后循环回用,定期将****处理站处理,保证冲洗水质 | 本次验收已进行一次监测 | |
4 | 生活污水:经2m3的隔油池、5m3的化粪池、10m3/d处理规模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进入15m3的**池,作为车辆冲洗补水和抑尘用水使用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车辆冲洗水质标准 | 经油水分离器、5m3的化粪池、10m3/d处理规模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进入20m3的**池,作为车辆冲洗补水和抑尘用水使用,大门口区域2m3的化粪池和2m3的收集池,生活污水定期清****处理站 | 本次验收已进行一次监测 | |
5 | 污泥堆场淋滤水:经10m3的收集池收集后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作为抑尘用水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车辆冲洗水质标准 | 污泥堆场淋滤水:实际污泥含水率较低,堆存期间不产生淋滤水,无需设置收集池 | 该类废水已不产生,无需进行监测 |
1 | 原料破碎、搅拌过程粉尘:破碎系统下料口及皮带传输带进行封闭,引风机引入布袋收尘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DA001外排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15m高排气筒二级标准要求 | 原料破碎筛分、搅拌过程粉尘、成品筛分粉尘、成品对辊破碎筛分粉尘:输送皮带密闭;原料破碎机、成品对辊破碎机、雷蒙磨机密闭;各筛分机上方设置集气罩;各环节废气经引风机+风管引出进入1套旋风+布袋收尘设施处理,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 | 本次验收已进行一侧监测 | |
2 | 污泥仓及陈化车间产生的恶臭气体:设置负压抽风+****设备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DA002外排 | 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15m高排气筒二级标准要求;恶臭气体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2标准 | 陈化车间恶臭气体:污泥堆场设置于陈化车间,内设负压引风+布袋收尘+UV光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DA002外排 | 本次验收已进行一次监测 | |
3 | 焙烧回转窑废气:沉降室+旋风除尘+布袋除尘+湿法脱硫除尘”+45m高排气筒(DA003)外排 |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表4及其修改单相关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45m高排气筒氟化物二级标准 | 焙烧回转窑废气:引风机+“旋风除尘+布袋除尘+湿法脱硫除尘”设施处理后,经一根45m高排气筒外排,安装有在线监控设施1套(DA003) | 本次验收已进行一次监测 | |
4 | 无组织排放废气:煤粉磨粉和输送环节设置集气设施+布袋收尘、车间厂房拦挡沉降、加强有组织废气的收集效率,雾炮和洒水车喷淋洒水 | 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臭气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标准 | 无组织排放废气:煤粉磨粉和输送环节设置集气设施+布袋收尘。车间厂房拦挡沉降,加强有组织废气的收集效率,雾炮和洒水车喷淋洒水抑尘。二期建设的堆场要求物料堆放不得超过半墙 | 本次验收已进行一次验收 |
1 | 噪声:选用低噪环保设备、厂房隔声,设置减震基础、减震垫,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 | 选用低噪环保设备、厂房隔声,设置减震基础、减震垫,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风机安装消声措施 | 本次验收已进行一次监测 |
1 | ①源头预防:建构筑物、施工材料等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和建设要求,****中专人监督管理,保证施工质量;②分区防渗: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建议采用混凝土+至少2mm厚的环氧树脂漆防渗处理,等效粘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一般防渗区:污泥仓、陈化车间、脱硫除尘废水三级沉淀循环水池、生活区化粪池、隔油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废水收集池体、车辆清洗区、车辆冲洗废水三级沉淀池、拌和区、初期雨水沟及初期雨水收集池。采用水泥硬化防渗处理。简单防渗区:其他区域采用混凝土简单硬化。③制定地下水应急预案和对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应急监测方案等。 | ①源头预防:施工过程中,企业各建构筑物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建设,建筑材料的采购均满足相应等级要求,设置监理单位保证施工质量。现厂区已建成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统、初期雨水收集池等,避免废水对外环境造成污染影响。②分区防渗: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已采用高强度的混凝土硬化+2mm厚的环氧树脂漆防渗处理,防渗系数K≤1×10-7cm/s。一般防渗区:陈化车间、污泥堆放点、生产车间采用沥青+高标号混凝土进行防渗,各类废水收集池、初期雨水收集池、**的原料储存车间、原料预处理车间等均已采用高标号的混凝土进行硬化防渗,污水处理站采用钢架结构并刷涂防渗防腐涂层,满足一般防渗要求。简单防渗区:办公楼、雨水沟、道路等采用混凝土简单防渗。企业已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生态环境局****分局备案,备案编号为532301-2025-019-L。预案中已针对地下水污染事件提出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应急监测方案、预防措施等,满足地下水污染防控要求 |
1 | ①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清运至****发电厂处理;②回转窑废气旋风和布袋收尘、脱硫渣、原料预处理废气治理设施布袋收尘,定期清理作为陶粒原料回收利用;③煤研磨工序布袋除尘灰作为燃料和煤粉一起进入回转窑;④污水处理站污泥定期清掏作为陶粒原料回收利用;⑤废机油、废UV灯管设置1间危废暂存间10m2,内设2只危废暂存桶,废机油和废UV灯管集中收集在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具有相关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 ①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清运至****发电厂处理;②回转窑废气旋风和布袋收尘、脱硫渣、原料预处理废气治理设施布袋收尘,定期清理作为陶粒原料回收利用;③煤研磨工序布袋除尘灰作为燃料和煤粉一起进入回转窑;④污水处理站污泥定期清掏作为陶粒原料回收利用;⑤废机油、废UV灯管、废活性炭,设置1间危废暂存间5m2暂存,废机油设置有承接托盘避免泄漏外排,周边设置有泄漏收集沟和收集池,定期委托**义成****公司清运处置。 |
1 | 绿化面积192m2 | 绿化面积250m2 |
1 | ①危废暂存间内设置事故应急池1个1m3;②****处理站一侧设置1个15m3的事故应急池,满足污水处理设故障期间的废水储存 | ①危废间设置有泄漏收集沟和收集池0.5m3,废机油置于托盘内,避免产生泄漏进入外环境。②****处理站一侧已设置1个24m3的事故应急池,满足污水处理设故障期间的废水储存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绿化192m2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绿化250m2 |
/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 |
/ |
/ |
/ |
/ |
/ |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